在前文中炒股配资推荐网查询,我介绍了晋藩的主要宗室,特别是晋定王一脉的故事。今天,我们将目光转向晋藩其他支脉的宗室,探讨他们在明英宗正统年间的种种经历。在开始之前,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晋藩其他郡王的基本情况。
晋王的首位封号由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棡所创。朱棡是朱元璋的第三子,去世后被追谥为恭王。他的七个儿子分别是:长子晋定王朱济熺、次子高平王朱济烨、三子晋废王朱济熿、四子庆成王朱济炫、五子宁化王朱济焕、六子永和王朱济烺、七子广昌王朱济熇。
晋定王朱济熺有八个儿子:长子晋宪王朱美圭、次子交城王朱美垸、三子阳曲王朱美垙、四子西河王朱美埻、五子方山王朱美垣、六子临泉王朱美塎、七子云丘王朱美堣、八子宁河王朱美堛。
展开剩余80%晋宪王朱美圭有四个儿子:长子晋王朱钟铉、次子徐沟王朱钟铎、三子河东王朱钟鏸、四子太古王朱钟鋐。
在靖难之役后,燕王朱棣对与自己立场相左的晋藩和秦藩心存戒备,尤其是晋藩。他采取了分化措施,削弱这些宗室的实力。洪武三十五年(公元1402年),高平王朱济烨和平阳王朱济熿带领四千晋王护卫,从太原迁至平阳府(今临汾)。然而,高平王去世后,平阳王在击败晋定王朱济熺后,决定迁回太原。
永乐二十一年(1423年),朱棣将晋定王之子朱美圭复职为平阳王,并让他从恭王的坟园搬至平阳府。朱美圭之后将弟弟交城王和阳曲王留在平阳看守祖墓。
平阳府见证了晋王家族的荣辱更替。永乐五年(1407年),高平王朱济烨进京献马,获朱棣称赞后兴高采烈地返回平阳,但途中不幸染病去世,享年29岁,谥号怀简。
高平怀简王没有子嗣,然而其王妃王氏寿命长,经历了太宗、仁宗、宣宗三位皇帝的去世。尽管高平王妃遭遇家族的困境,依然对他们家提供了帮助。英宗登基后,平阳王朱美圭得以恢复晋王封号并回到太原。但其四弟西河王朱美埻坚持要照料高平王妃,英宗经过调查后认为高平王妃的生活条件充足,不必再派西河王前往照看。
有趣的是,怀简王妃直到景泰七年(1456年)去世,而朱美埻早在同年七月就已去世,未能履行照顾之责。
至于晋废王朱济熿,他的家族在正统年间一直驻守凤阳皇陵,并未有显著记录。
与高平王、平阳王相似,永乐年间庆成王朱济炫和永和王朱济烺也被安置在汾州府(今山西汾阳),这是朱棣削弱晋王府实力的手段之一。二人在汾州生根发芽,直至明末。宣德四年(1429年),庆成王朱济炫去世,享年46岁。其庶长子朱美埥继位为庆成王。
在英宗亲政前,朝廷对庆成王府的待遇较好。例如,庆成王妃傅氏去世后,朱美埥请求免除其坟地的田租,朝廷爽快同意。朱美埥的母亲和祖母生病时,朝廷派遣太医为其治疗,并提供药材和米粮补助。即使是庆成王府的房屋年久失修,朝廷也同意其使用府中士兵修理。
然而,英宗亲政后,态度发生了转变。例如,朱美埥请求赐予更多土地,却被英宗严厉斥责,表示不应再增加负担。
正统二年(1437年),宁化王朱济焕生母樊氏去世,朝廷特别关照此事,甚至允许他多次祭扫母亲墓地。樊氏的墓园也因超出规制引发争议,宁化王为此向朝廷请罪,最终得到了宽容。
与宁化王不同,永和王朱济烺的生母墓地问题引发了大规模丑闻。永和王因谋杀其母刘氏一事,受到英宗严厉惩罚,最终被废除王位,封为庶人,其子朱美坞也因行为不端被废除。英宗对永和王府的爵位进行了削减,导致整个家族的荣光渐失。
晋藩的其他脉系如广昌王朱济熇,尽管经历了一些波折,仍保持相对安定。广昌王府直到正统十年(1445年)才爆发了“总旗徐礼案”,因晋王府的官员徐礼与阮通发生矛盾而引发事件,最后徐礼被流放,阮通也遭到惩罚。
总的来说炒股配资推荐网查询,除永和王朱美坞外,其他晋藩的宗室在正统年间相对安稳,尽管偶尔出现一些小的纠纷。明英宗继位后,宗室的权力逐渐被削弱,晋藩的衰退也开始显现。在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土木堡之变时,晋藩的表现令人失望,详细的故事将在下篇中继续讲述。
发布于:天津市捷希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