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才作家”张爱玲曾说过:“这世上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。”她的这句话深刻表达了经历过深刻情感伤害的人才会明白的痛苦。但有一位女性,薛涛正规配资公司,她的感情经历却与众不同。
公元809年,42岁的蜀中才女薛涛邂逅了她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男人——诗人元稹。当时的元稹31岁,正值事业的巅峰,担任东川监察御史,风光无限。元稹因为早已听闻薛涛的才华与美貌,特意申请调任川东,简而言之,他是专程来见她的。
尽管薛涛已过而立之年,仍然风韵犹存,才情出众。元稹对她一见倾心,而薛涛也被这个年轻才俊深深吸引。于是,一个诗才双全、俊美多情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便悄然展开。
展开剩余84%刚开始,薛涛本是出于礼节与元稹交往,但在见面之后,她便被这位年少的才子所打动,渐渐地,她陷入了这段激情四溢的爱情。她为元稹写下了《池上双鸟》这首诗:
双栖绿池上,朝暮共飞还。
更忙将趋日,同心连叶间。
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薛涛对元稹的深情。她那时是如此沉浸在爱情中,仿佛一切都变得美好与充实。年过四十的薛涛,似乎终于找到了她心中梦寐以求的那个人。然而,爱情的美好往往是短暂的。
元稹并非一个专情的男人,事实上,他的情感态度极为薄弱,最终演变成了许多人眼中的“渣男”。他虽然为故去的妻子作过诗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,但他的人生却充满了背叛。他先后负了崔双文、娶了裴淑,并且与船娘刘采春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。国学大师陈寅恪曾深刻评价元稹:“他最爱虚荣,爱情不专,一生自私自利。”
薛涛钟情的男人,显然并不是那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。
元稹在完成蜀地的任务后离开成都,二人依依不舍地告别,留下了仅仅一年时光的甜蜜记忆。从此,元稹再未回到薛涛的生活中。薛涛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段美丽回忆,但他早已不再回头。两人之间的巨大年龄差距和薛涛的身份,注定了这段感情的短暂。年仅31岁的元稹,正值风华正茂、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,他怎会愿意被薛涛束缚呢?
面对这场以失败告终的感情,薛涛并没有陷入过度的悲伤,而是显得十分冷静。她早已看透了情感的本质,感叹道:“不结同心人,空结同心草”,“他家本是无情物,一任南飞又北飞”。这些话道出了她心中的无奈与豁达,她并没有为失恋而痛苦不已,反而觉得,作为一个乐妓,能遇到这样一段情感,已是难得的经历。
薛涛的经历使她变得更加清醒与成熟。她不再对爱情抱有过多期待,甚至认为,爱情的得失并非生活的全部。她的心态是: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。
薛涛的成长背景和经历,使她早早就学会了面对人生的起伏。她出生在长安,父亲薛郧是朝廷官员,文化素养深厚,从小便开始培养她的才艺。薛涛的诗才很早便显露出来,8岁时她便作了一首应对父亲的诗,诗句中提到“枝迎南北鸟,叶送往来风”,这一诗句虽显得轻松自然,但却暗藏了她命运的预兆,似乎注定她日后会成为一个“迎送风尘”的女子。父亲的失意与命运的无常,使薛涛很早便懂得了生活的艰难。
当薛涛的父亲因故被贬至四川并去世后,年仅14岁的她,为了生计,只得依靠自己的美貌与才艺,加入了乐籍,成为了一名官妓。那时的官妓不仅仅是歌舞伎女,很多都是身世高贵且才艺出众的女子,薛涛也因其出色的诗才与风姿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关注。
她与许多知名诗人有过往来,譬如白居易、杜牧等,且名声远扬。她的诗作与才艺引起了时任西川节度使韦皋的注意,韦皋对她赞赏有加,并曾尝试将她引荐入朝,但因薛涛的身份问题最终未能实现。然而,薛涛依然凭借其才艺与聪明才智,在当时的文人圈中逐渐打响了名号。
尽管她在仕途上屡有波折,薛涛始终没有放弃自我,最终在20岁时获得了自由身,脱离了乐籍,选择在成都西郊隐居。
薛涛的诗才和智慧使她成为了不少男人心中的理想对象,但真正能够与她共度一生的人却少之又少。她发明的“薛涛笺”成为了青年男女相互传情的信物,但她自己的爱情却似乎始终没有着落。她与元稹的短暂相识,让她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:有时,不在乎天长地久,但曾经拥有过,或许已足够。
晚年的薛涛选择隐居生活,远离了酒宴与喧嚣。她过着宁静的生活,专心读书,写下了许多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诗作。公元832年,64岁的薛涛安然去世。她留下了90多首诗作,收录在《锦江集》中,至今仍为后人传颂。
薛涛的一生,虽未婚,却始终保持着独立和坚韧。她不依赖任何人活得精彩,即使身处风雨飘摇的时代,依旧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生活。她的名字,如今仍在成都的各大景点中被纪念,她的诗词、她的智慧、她的风骨,至今感动着每一位了解她的后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捷希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